近期,富士新闻网发布了一篇有关中国航母训练能力的报道,该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中提到,日本防卫部门人士认为,中国航母在性能上与美国航母相比,差距已经不再显著。同时,中国海军的两艘航母编队在此次西太平洋远海训练中取得的成果,似乎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日方关注
6月20日,富士新闻网公布了一则新闻,指出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自5月底至6月19日,中国海军的辽宁舰与山东舰航母编队共进行了约1000次舰载战斗机的起降演练。在这期间,山东舰在冲之鸟礁周边海域的起降次数累计达到了100次以上。自五月末起,日本防卫省的统合幕僚监部对中国的航母编队动态实施了细致的监控,同时,持续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双舰突破
6月8日和9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对外公布信息,指出在太平洋西部海域观测到辽宁舰与山东舰。这一现象表明,中国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首次携手穿越了所谓的“第二岛链”,并开展了远洋训练。消息公布后,日本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并将此行动视为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举措。10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此次远洋航行对于中国航母编队在紧急情况下应对日本挑战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并且也充分展现了其在西太平洋与美国争夺控制权方面的强大实力。
训练数据
日本于17日夜间发布消息,自5月25日开始计算,辽宁舰上执行起降任务的舰载机(包括战斗机和直升机)累计达到约550架次。其中,6月8日至16日(12日和13日不计入)的起降次数累计至290架次,而在6月9日和14日这两天,记录到的起降次数约为90架次。在6月9日至16日的这段时间里,山东舰进行了为期8天的舰载机起降训练,总计进行了大约230次起降。这一平均每天出动次数略少于辽宁舰。特别是6月10日,当天的起降次数达到了统计数据中的最高点,当天共完成了约50架次的起降。
装备更新
本次西太平洋远海训练中,辽宁舰甲板上的战斗机均为新型歼-15T舰载战斗机,而山东舰上多数战斗机也采用了歼-15T型号。这一配置变化彰显了中国航母装备水平的显著提升,作战能力的显著增强。此外,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国海军在持续深化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训练目的
中谷元指出,中方此次的训练活动旨在增强辽宁舰与山东舰的作战性能,并提高它们在广阔的远洋海空区域执行任务的能力。海军发言人王学猛大校于10日公开表示,航母编队的训练主要是为了测试部队在远海防御及联合作战领域的实际能力。这一连串的训练举措对于增强中国海军整体实力,具有极为关键的战术价值。
后续猜测
军事评论员于18日指出,据预测,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可能于近期内再度穿越“岛链”区域。这一预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对于此次远洋训练的后续进展。众多目光集中在中国航母编队的后续行动上,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此现象亦持续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中国海军近期顺利完成了双航母的远洋训练任务,该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中国航母编队未来的发展蓝图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各位专家有何见解?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
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简漫山游戏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好游推荐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