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家长支付了88.8万元用于律师费用,但最终仅收到了33.3万元的赔偿。这一高额律师收费的情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案件代理初约定
邓某,作为韦先生案件的代理律师,曾明确表示在案件初期并未收取任何费用,且该代理不属于风险代理范畴。根据司法鉴定报告,韦先生被判定承担次要责任并需进行赔偿。然而,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韦先生最终成功争取到了主要责任赔偿。随着案件处理逐渐步入尾声,双方已正式签署了协议,并就律师费用达成一致,确定为55.5万元。尽管如此,韦先生随后表达了后悔之意。
家长投诉起因
韦先生指出,孩子的不幸去世可能与附近诊所提供的药物存在关联,基于此,他向该诊所提出了投诉。诊所方面回应表示,在检测结果公布之前,他们将暂时不收取费用。当时,韦先生认为,由于治疗上的延误,诊所应当赔偿大约二十至三十万元,因此他向律师做了简要的说明。截至2024年6月18日,韦先生已与律师进行了面谈,并在当日正式签订了《咨询合同》。该合同中明确指出,合同另一方为“新诸葛(广州)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签字陷阱隐忧
2024年5月23日左右,邓某向韦先生下达了签署《承诺书》的指令,强调只需签字即可完成。然而,该文件并未明确标注具体的金额数额。韦先生所拍摄的照片显示,《承诺书》中调解书编号和一次性补偿金额两项信息均为空白。此外,文件仅包含了他的签名和指纹,并且缺少了签署日期。律师要求他在赔偿款到账之后,须携带相应的证明文件至银行,并且必须另行开设一张新账户,该账户将由对方负责管理。
赔偿分配矛盾
邓某透露,医疗鉴定结果显示,医院应支付的最高赔偿额度为三十多万元,任何超出此数额的部分均需由邓某个人承担。在此之后,邓某陪同韦先生一同前往律师事务所,就赔偿事宜展开协商。在协商中,邓某提出将退还八万三千元,并要求重新签订《委托合同》。2024年5月31日下午,签署仪式正式完成;随后,对方随即进行了转账,金额达到八万三千元;最终,患儿家长韦先生实际收到的赔偿总额达到了三十三万三千元;与此同时,律师邓某分得的金额为五十五万元。
协议信息隐瞒
6月中旬,韦先生于南海区某医调委处拿到了《调解协议书》,这才了解到,邓某早在5月17日便与南海第七医院签订了协议,该协议中规定赔偿金额为88.8万元。韦先生透露,当他在5月23日被邓某要求签署《承诺书》时,邓某故意未向其透露赔偿金额这一关键信息。
咨询确认上当
韦先生返抵故里,向法律界同仁请教,得知风险代理的收费标准最高可达标的金额的18%,而聘请一般律师的费用通常不会那么高,这一信息进一步证实了他所遭遇的确实是骗局。
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简漫山游戏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好游推荐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