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凭借其作品《推进协同立法,夯实区域协调发展法治保障》在广西发展论坛第26期中荣获二等奖,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其立法成果的认可,同时也彰显了立法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古字初心映照立法
新入职的学员参加了设区市的地方立法工作培训课程,授课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了“法”字的古体形态,其中左侧的“水”部分象征着公正,右侧的“廌”则寓意着能够明辨是非曲直,去除不公。当时这一举动让我感到新奇,而如今回顾过去,我才领悟到这个古字中蕴含的立法初衷至今仍在延续,并在立法的历程中始终如一。
水之平引民意入法
立法规划紧密关联着公众的期待与立法者的职责。在2019年,《钦州市青年水闸东西干渠管理利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同事们沿着59.16公里的干渠两岸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清淤作业现场、观景台上征集了各方意见。目前,干渠水流清澈,两岸绿意盎然,城市景观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也随之大幅提高。
立法取舍顺民心
立法过程的“去留”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决定。三市的立法者密切关注民众餐桌相关的热点问题,对与农贸市场相关的法规适用范围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和修订,确保法规能够贴近民意。自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已有70家农贸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市场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
灋之源在民生细节
立法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老街中热议骑楼保护议题,在停车场旁讨论车位规划问题。在过去十年里,共颁布了十一部地方性实体法规,有效解决了众多关键和复杂难题。例如,《钦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的出台,使得老街焕发新生,并于2025年3月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多条例改善民生
《钦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条例》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及专用停车位的建设,增设了2500余个免费车位和4100余个收费车位,从而优化了停车及交通状况。《钦州市中心城区绿化条例》促使城市绿化水平提升,使建成区绿地率达到了40.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2.22平方米。
立法传承守护民生
古人对公平的追求延续至今,立法者对民生的关怀亦未曾中断,“法”的精髓得以传承。作者的作品荣获二等奖,这不仅是对其参与立法活动的肯定,同时也凸显了立法工作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等方面的重大价值。
您认为在促进城市发展过程中,立法工作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诚挚邀请您参与评论、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
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简漫山游戏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好游推荐
MORE +